各村委会、镇属各大办:
按照省扶贫办、清远市扶贫办和连州市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的有关部署,为切实做好我镇“回头看”工作,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将《连州市连州镇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中共连州市连州镇委员会
连州市连州镇人民政府
2018年7月20日
连州市连州镇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根据《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的通知》(粤扶办〔2018〕42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部署和总体要求,以建档立卡数据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打牢脱贫攻坚工作基础,不断完善新时期精准扶贫信息系统,查准和核实扶贫对象数据,提高扶贫开发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帮扶责任和措施,做到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二、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
2018年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主要做到“五个回头看”,具体要求如下:
(一)“回头看”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对象是否缺漏。
1.把好识别标准。按照精准识别要求,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2014年不变价)的参考标准,综合考虑农户教育、医疗、住房等“三保障”困难情况,组织精准扶贫识别工作。
2.瞄准识别对象。对未纳入建档立卡的其他低收入农户进行排查,重点是对原属第一、二轮扶贫“双到”村的扶持对象和低收入农户进行排查。
3.走足识别程序。(1)所有新识别和需清退的对象必须走足程序,按照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市审核公示的程序,逐级报批,并做好资料归档。(2)所有新识别对象都必须通过民政查询系统核实房产、工商等信息。(3)通过逐户登门核实,核清农户家庭资产、收入支出等情况后,要详细记录在案、完善归档资料,由农户、村委干部、调查人员签名确认。(4)所有新识别和需清退的对象需逐级上报。相对贫困村上报对象名单需经驻村工作队队长签名确认,分散村上报对象名单需经镇政府扶贫分管领导签名确认,镇政府汇总上报对象名单需经镇政府主要领导签名确认并加盖政府公章。
(二)“回头看”建档立卡信息有无错漏。
1.对照广东省精准扶贫信息系统,认真分析2017年度数据存在的基础信息不精准、逻辑关系相互矛盾等突出问题,逐村逐户进行梳理。
2.健全工作责任制,完善建档立卡基本信息,完善到户帮扶措施,督促落实“三保障”政策,及时在广东省新时期精准扶贫信息系统中录入项目或导入行业数据。按照省、市的要求,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帮扶信息录入或更新并确认上传,对没有及时录入基础数据的,清远市扶贫办和连州市扶贫办将通过建立健全扶贫信息管理工作定期通报制度,将对各帮扶单位、村委会的主要领导和具体负责人予以通报。
3.对原有建档立卡资料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资料归档,确保纸质资料与信息系统数据保持一致。
(三)“回头看”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措施是否长效。
1.全面排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重点核查年度预脱贫户,尤其是2016年、2017年预脱贫户是否落实“八有”。
2.分类施策。(1)对已达到当年预脱贫标准、脱贫质量好的贫困户继续巩固提升。(2)对扶贫措施已取得成效,但脱贫质量不高、脱贫不稳的贫困户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3)对脱贫难度大、距脱贫标准有较大差距的贫困户要分析原因、改进帮扶措施,开展重点帮扶,确保不掉队。
3.规范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切实做到扶贫资金与扶贫项目安排相吻合,资金使用集中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不断提高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减贫成效的长效性。
4.建立激励机制。探索在资产性收益项目利润统筹分配过程中,打破平均分配,通过奖勤罚懒,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力度,引导教育贫困户转变等靠要思想观念。
(四)“回头看”前两轮扶贫“双到”村发展是否有短板。
1.核查对象和内容。对第一、二轮扶贫“双到”村(我镇石角村、大坪村、白云村、昆陂村、共和村等五个村为第二轮扶贫“双到”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基层党建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建立情况进行调查。
2.充分发挥村“两委”和驻镇工作组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实事求是,找准制约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的项目,由镇汇总后上报市扶贫办,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梳理纳入2018-2020年村项目建设库和任务表,组织市级行业部门落实项目建设任务。
(五)“回头看”纪检审计巡查督查巡视问题整改是否到位。
针对2016年以来省纪检审计巡查督查巡视反馈的问题,连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集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整改工作意见,分类处理,列出问题清单和整改结果,及时向上级汇报整改情况,并将整改情况向问题涉及的村通报,各村要切实落实整改,市将对连续2次及以上通报排末位的镇、村,启动问责机制。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
第一阶段:动员培训。由镇扶贫办组织举办全镇“回头看”业务培训工作,于6月15日前完成。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组织开展排查工作,由村“两委”、驻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全面进行“回头看”,对五大类“回头看”内容分类指导落实工作措施。各村于6月22日前完成“回头看”工作并向镇扶贫办报告“回头看”工作情况。
第三阶段:抽查总结。市、镇扶贫办将于6月28日前对镇、村开展“回头看”工作抽查,针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各村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整改结束后,各村对“回头看”进行整改总结,由镇汇总向市扶贫办提交书面总结报告。
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统筹推进“回头看”工作。省已将“回头看”工作纳入2018年扶贫开发工作重要内容,各大办、各村委会、各帮扶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制定具体方案,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各村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入户调查,精准识别、及时补录。充分发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作用,调动力量,集中时间组织开展“回头看”,决不能让“回头看”走过场。
(二)强化沟通,夯实基础。本次“回头看”的数据修改,不计入精准识别误差率统计范围。加强部门之间数据比对和共享,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面对自查发现的问题,按照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的要求,及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对符合贫困人口标准的全部纳入,对不符合贫困人口标准的全部清退,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不落一人。对前两轮扶贫“双到”村发展短板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落实行业部门项目,确保取得“回头看”实效。
(三)严实作风,确保质量。要认真贯彻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扶贫宣传,牢固树立从严、从细、从实的工作作风,严禁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走过场。对在“回头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组织核查人员业务培训,加强扶贫政策指导,把握时间节点,在保证“回头看”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工作任务。